山村教師堅守大山22年 貧困侗寨“飛出”30多個大學生
上歸里,一個詩意的名字,卻是一個深居大山的貧困侗寨。
吳浪,上歸里一名普普通通的代課教師。堅守大山22年,為山村培養(yǎng)學生200多名,其中30多人考上大學。
“我想讓更多的山里娃飛出大山,去接受更好的教育。”吳浪說,他會跟妻子一起堅守,直到最后一個學生畢業(yè)。
帶著初心踏征程
上歸里坐落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大山深處,是一個以吳姓為主的侗族村寨,共有161戶、713人,其中貧困戶58戶、273人。經(jīng)年的貧窮曾讓村里陷入這樣一個怪圈:越窮越不重視教育,越不重視教育就越窮。
“這里自然條件差,人均只有幾分地,還缺水;距鄉(xiāng)鎮(zhèn)、縣城又遠,過去交通不便,出一次山進一次城,要走好幾個小時。”村民組長吳芝坤表示,村民普遍不重視教育是貧窮惡性循環(huán)的根源。
吳浪就是上歸里人,其父親過去也是一位教師,在上歸里小學任教。在吳浪看來,作為教師的父親,在教育方面也存在“狹隘”思想。
“父親不讓我姐讀書,他覺得女孩子讀書沒有用。村里的很多女孩也因為受這種思想影響,從小就失去讀書機會,最多也就能讀到二、三年級。”
吳浪決心改變現(xiàn)狀。1993年初中畢業(yè)時,父親還是上歸里小學校長,學校當時缺老師,他就主動幫助父親教學。
“上了一段時間課,因為我有激情,教學有些技巧,學校為了補充師資力量,從1996年開始,連續(xù)兩年通過‘自請’的方式讓我教書。”吳浪說,漸漸的,他愛上教師這份職業(yè),并于1998年向教育部門申請,正式加入代課教師的隊伍。
他說,讓更多的孩子讀書,尤其是讓女孩子讀書,從而飛出大山、改變命運,就是他從事教育的初心。
堅守大山志不移
吳浪正式成為代課老師時,上歸里小學還是一所完小,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共有97名學生、5位老師,他和父親組成了“父子檔”。
“父親身體一直不好,1998年就申請病休,但因為人手緊張,他就一直頂著,直到2004年才正式退休。”吳浪說,當時學校條件艱苦,外來老師居無定所,洗衣服的水要走半個小時山路去挑,因此沒人愿意過來。
但吳浪不管這些。他邊教書邊挨家挨戶給村民做思想工作,一遍又一遍地宣傳教育的重要性,力求讓更多的孩子上學,擺脫貧困。而那時的吳浪,每月領(lǐng)著幾十塊錢的工資,拮據(jù)度日。
“2005年以后,村里有人出去打工,妻子也勸我一起出去,但我拒絕了。”吳浪說,“不能向錢看,而是要向前看。”
吳浪堅持留在村里教書,妻子只能一人外出務工補貼家用。
他更加用力用心教書,還兼做村里掃盲夜校的老師,用侗語和普通話“雙語”教授婦女、老人讀書識字。
2012年實施“撤點并校”政策后,上歸里小學雖得以保留,但師生大量流失。學校從一所完小逐步變成了只有幼兒園和一、二兩個年級三個班共39名學生的教學點,其他幾位老師申請調(diào)走,學校成了他“一個人的學校”。
即使一個人也要把學校辦下去!
下定決心的吳浪把在外打工的妻子叫回村里,他負責教學,妻子則負責給學生做飯。
“開始我不想回來,他說我們過去沒有好好讀書,不能讓現(xiàn)在的孩子也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吃沒文化的虧。于是,我就回來了。”妻子楊勝云說。
回到村里,楊勝云義務為學生做了三年午餐。直到2015年,才正式拿到每月1200元的工資。
上歸里小學,變成了一所“夫妻學校”。
不忘初心再出發(fā)
上歸里小學盡管只有一位老師,但教學質(zhì)量從未受影響。最近幾年,在全鄉(xiāng)8所小學二年級的教學質(zhì)量統(tǒng)考中,上歸里小學均穩(wěn)居前三。
“夫妻齊心,其利斷金。”吳浪說,為了教好學生,他每天周密備課、加班加點工作。由于學生基本都是村里人,他還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輔導。
按照“分工”,楊勝云每天做完午餐后,還要幫助照看和輔導幼兒園的學生。
吳浪的教學經(jīng)驗是:上課時是嚴師,下課后是慈父。
吳浪的家就在學校背后的山坡上,走路只需十分鐘,他的小女兒也在學校讀二年級。課余時間,很多學生來到家里,跟小女兒一起溫習功課、接受輔導,楊勝云則悉心照料。
他還經(jīng)常走訪留守兒童家庭,接濟照料孩子們的爺爺奶奶。57歲的石梅香是村里的貧困戶,她和老伴帶的兩個外孫都在學校念書。石梅香身體不好,經(jīng)常吃藥,吳浪常去看望,還幫忙買藥。
“吳老師對我們一家人很關(guān)心!”石梅香說。
2016年,中華全國婦女聯(lián)合會授予吳浪家庭“第十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”稱號。
雖然吳浪至今還依然只是一位代課老師,每月領(lǐng)著約2000元的工資。但讓他欣慰的是,近年來,國家扶貧改變了上歸里的交通、居住條件,不少人家還將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過上好日子。
“越來越多的孩子將走出大山,去接受更好的教育。村民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逐步改變,越來越重視教育。”吳浪說。
去年,學校調(diào)來一位新老師,吳浪的教學負擔有所減輕。展望未來,他說:“也許學校的學生還會減少,但我們會一如既往堅守下去,直到教出最后一個學生。”新華社“中國網(wǎng)事”記者 羅羽
Copyright @ 2008-2020 www.g888726.cn 華夏財富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 聯(lián)系郵箱:3960 29142@qq.com